哥白尼

 

哥白尼

题记:

在阿基米德喊出“我找到了”(希腊语“尤里   卡”)之后,科学史上不乏在电光火石的刹那悟出惊奇发现创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莱尔德评论说,支点研究新结果是他所见到的有关“顿悟”最具原创性的研究之一。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则认为,新研究结果有助于消除笼罩在人类创造性思维过程之外的神秘色彩……

哥白尼支点=辉煌始于23岁去意大利留学,受博洛尼亚大学天文学家徳·诺瓦拉的影响极深,暗示他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成为一个科学支点深深埋在哥白尼心底。后来,哥白尼发现古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提出多轮宇宙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 18岁在克拉科夫大学(Kraków University)学医、业余爱好天文学。1496年,在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40岁厚积薄发提出“日心说(the heliocentric theory)在教堂顶楼观测天象证明,历时36年。1543年5月24日,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见到了从纽伦堡寄来的《天体运行论》样书。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于1543年5月26日辞世了,大师总算看到了自己的著作!……

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卷一第四章告诉人们:在一切运动中最显著的是周日旋转,希腊人称之为VUXQVILEPOV,就是昼夜交替……这可认作一切运动的公共量度,因为时间本身主要就是用日数等计算的。哥白尼还把周日旋转的运动命名为第一种运动。第一种运动就是宇宙的第一性运动,就是运动之始的运动形态,这第一种运动决定了地球上一切运动状态的存在。它最先产生了日夜交替==阴阳交替。使地球生命万物都受阴阳交替影响与制约,这是第一法则。一种普遍存在的最简单的二进制的数理法则,所以才有了今天CN数字化生存的广阔天地和无限空间。也就是说,网络是随日夜交替自然存在的“e”电脉冲信号(0、1语言),生来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夜的产物。就像这深邃的夜,用黑暗(人肉眼看不见)的朦胧掩盖着半个地球的广袤一样秘密地交替着、传输着它自己的信息,人类只是利用了它作为0.1的数字载体,形成语言芯片……

    哥白尼成年就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做传教士,不是职业天文学家,成名巨著完全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支点=辉煌!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个业余天文学家哥白尼大宇宙体系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2017年11月2日 16:26
浏览量:0
收藏